![宋史可以這樣讀 宋史可以這樣讀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im1.book.com.tw/image/getImage?i=http://www.books.com.tw/img/001/052/36/0010523697.jpg&w=348&h=348)
宋史可以這樣讀物超所值人文史地 歷史書籍
介紹給大家一本人文史地 歷史書籍好書
博客來人文史地-中國史地分類新書人文史地 歷史書籍上市
![宋史可以這樣讀 宋史可以這樣讀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xn--jzuv5ptqwbje.tw/yahoo/%E5%89%8D%E5%BE%80%E8%B3%BC%E8%B2%B7.gif)
當你看過[宋史可以這樣讀]就知道這是一本人文史地 歷史書籍好書
點圖即可看詳細介紹
內容簡介
文史不分家,文學創作往往是現實社會的形象表現。
通過閱讀某個時代的文學作品,能夠從一個角度了解那個時代的諸多歷史現象。
這些基本道理,人人皆知。然而,在中國古代,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,反映社會生活的寬窄面是完全不一樣的。例如,拿詩與詞做一個比較。在古人創作觀念中,「詩言志」,詩歌可以反映廣闊的社會現實內容;「詞言情」,詞只能夠用來抒寫狹窄的男女感情。所以,從風格的角度也形成了「詩莊詞媚」的說法。
「詞為豔科」,宋詞以善寫男女私情著稱。宋詞描寫最多的就是男歡女愛、春恨秋愁、離思別緒、風花雪月等題材內容,與「豔情」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。在宋人的創作觀念中,牢固樹立起「詞言情」、「詩言志」的傳統,二者涇渭分明,各司其職。委婉言情已經成為宋詞的固定文體特徵。宋詞能夠繼唐詩而起,開闢出一片全新的創作天地,給後代讀者以無窮的審美享受,就是因為具備了與眾不同的這一文體特徵。宋詞的審美價值和認識價值奠基於此,宋詞的巨大藝術魅力也來源於此。
但是,宋詞發展至蘇軾時代,上述創作局面才發生了相當的質變。蘇軾變革歌詞創作,「以詩為詞」。蘇軾詞擴大了反映生活的領域,做到「無意不可入,無事不可言也。」(劉熙載《藝概.詞曲概》)在蘇軾現存三百餘首詞裡,諸如詠史、遊仙、悼亡、惜別、登臨、宴賞等題材,無所不包。經過蘇軾的創作,人們才真正看到詞可以反映廣闊的生活內容。蘇軾的作法,在北宋響應者寥寥。金兵入侵,北宋覆亡。南宋小朝廷,始終籠罩在外族入侵的陰影之下。南宋所有的文學體裁,無不受這歷史巨變的影響。概覽南宋詞壇,詞亦不得不走出象牙之塔,把目光投向更廣闊的社會現實。蘇軾豪放詞,在此時於是發揮了廣泛的影響。南宋詞創作的新傾向,逐漸彙集成巨大的創作流派,這就是以辛棄疾為代表的愛國詞派。辛棄疾詞數量眾多,涉及面廣泛。辛棄疾一生都是矢志不移的抗金戰士,北伐大業始終是他關注的焦點,因此,辛棄疾創作了大量的愛國詞。
「詞為豔科」的傳統是強大的。
宋詞雖然經過蘇軾、辛棄疾等人的變革,反映社會生活面大大拓展,但是,抒寫男女情愛始終是宋詞的創作主流。即使是蘇軾本人,流傳至今的三百五十餘首歌詞中,約三百一十餘首作品仍然與「豔情」相關。從這個角度觀察宋詞,宋詞與宋史的聯繫就過於偏狹。所以,閱讀宋詞,比較無法全面地了解宋代的歷史。但作者仍期待以一種新的閱讀視野,能夠給讀者朋友帶來新的閱讀體驗,從而對宋詞與宋史都能加深印象,加深理解。
作者簡介
諸葛憶兵
浙江省溫州市人。現為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曾發表論文六十餘篇,出版《宋代女詞人詞傳》(合著)、《宋代宰輔制度研究》、《徽宗詞壇研究》、《巫風源流觀》、《宋詞精品》、《唐詩精品》、《宋代文史考論》、《北宋詞史》(合著)、《李清照與趙明誠》等專著多部,主編《文人情侶叢書》一套。
...繼續閱讀
台灣史地,台灣史地通論,台灣歷史年表,台灣歷史事件,台灣歷史故事,台灣歷史辭典,台灣歷史故事書,台灣歷史人物故事,台灣人物故事,台灣歷史人物介紹,台灣歷史人物報告,台灣地理百科,台灣地理環境介紹,台灣地理位置優勢,台灣人文景觀,台灣人文資源,台灣人文,台灣人文特色,台灣人文生態,台灣人文素質,世界史地,中國史地,中國史地通論,中國歷史年表,中國歷史事件,中國歷史故事,中國歷史辭典,中國歷史故事書,中國歷史人物故事,中國人物故事,中國歷史人物介紹,中國歷史人物報告,中國地理百科,中國地理環境介紹,中國地理位置優勢,中國人文景觀,中國人文資源,中國人文,中國人文特色,中國人文生態,中國人文素質,世界史地,世界史地,世界史地通論,世界歷史年表,世界歷史事件,世界歷史故事,世界歷史辭典,世界歷史故事書,世界歷史人物故事,世界人物故事,世界歷史人物介紹,世界歷史人物報告,世界地理百科,世界地理環境介紹,世界地理位置優勢,世界人文景觀,世界人文資源,世界人文,世界人文特色,世界人文生態,世界人文素質,世界史地,哲學,何謂哲學,哲學概論,何謂人生哲學,何謂愛生哲學,何謂管理哲學,何謂經營哲學,何謂哲學問題,何謂哲學家